联防联动全力应对台风“蝴蝶” 气象部门全力防范今年首个登陆我国台风 闻“风”而动共担风雨

今年第1号台风“蝴蝶”于6月13日23时前后在海南省东方市沿海登陆,并于14日8时再次加强为台风级,12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雷州市西部沿海再次登陆,登陆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。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,强化部署台风防御应对气象服务工作。6月12日9时30分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三级应急响应,中央气象台14日10时升级发布台风橙色预警。各级气象部门强化主动互动联动,滚动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和递进式气象服务,为各级党委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指挥打出提前量。
“蝴蝶”在登陆海南前出现“东折登陆”路径调整,二次登陆后风雨影响时间长、致灾风险高。围绕精准预报台风“蝴蝶”移动路径及风雨影响,中国气象局多次组织召开台风专题加密会商,国家气象中心增设应急首席、媒体服务首席共同加强值班值守,强化数值预报、风云气象卫星、平漂探空等资料应用。6月13日,世界气象中心(北京)与越南气象部门开展联合会商,携手研判防御台风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台风云系,国家卫星气象中心(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)于6月10日12时启动风云四号 B星快速成像仪加密观测,利用风云三号 G星的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捕获台风降水三维结构,利用风云三号 E星的风场测量雷达监测洋面风场,多星协同实现对台风“蝴蝶”的全方位立体监测。
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、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等单位组织开展海南海口、三亚站北斗平漂探空加密观测,获取台风核心区垂直廓线观测资料,同时综合利用天气雷达、海洋观测等,多源协同监测台风“蝴蝶”发展演变情况。
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(中国气象报社)启动重大天气“一过程一策”宣传科普联动机制,畅通主流媒体“绿色通道”,组织媒体通气会,及时主动发布权威气象信息,回应社会公众关切;同时,联合海南省气象局于6月12日开展“台风‘蝴蝶’来袭”全网直播,被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等32家媒体转发,总播放量突破709万。
早在6月7日,海南省气象局发布《热带气旋活动趋势展望》,拉开此次台风防御序幕。海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省领导多次要求强化海上避风、陆上防暴雨措施,加强加密会商联动,确保船舶归港、人员避险。
面对台风“蝴蝶”结构不对称、移动路径复杂的特点,海南气象部门依托增发国债气象项目新建的 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升级完善的海南气象智慧防灾减灾业务系统,提前预测并动态更新其生成位置和发展趋势,分类开展靶向“7+31631”递进式气象服务。同时,联合省水务厅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,联合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。截至6月12日14时,各类气象预警和预警信号通过“闪信”触达9211人次,为决策部署提供精准支撑。
根据气象预警,海南省应急管理厅提前紧急调拨省级应急物资11.54万件;省消防救援总队针对重点区域前置抢险救援队伍;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派出19个专家组赴18个市县驻守。三亚、海口等十多个市县陆续发布停课通知,琼州海峡航线停运,多个景区关闭。截至6月11日,全省累计转移危险地区人员2081人,全省30721艘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。
在广东,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于6月11日10时启动防风四级应急响应,并于13日21时提升为二级。广东省气象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,联合省农业农村厅、三防办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。
面向全省21地市全网手机用户,广东省气象局联合省应急管理厅、海事局于11日发布短信,提醒海上船只和作业人员及时回港避风,滨海、海岛旅游和水上活动注意安全。面向重点行业,发布广铁集团、南方海洋牧场、深中通道、南方电网专项服务台风潜势分析产品,强化专项服务保障。同时,充分利用“广东天气”滚动发布台风预报信息和防御科普知识,引导公众知险避险,累计阅读量达803.3万,“缤纷微天气”“停课铃”等访问量达1224.41万人次。
自6月10日起,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深化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,多次向自治区政府领导报告台风动态和风雨预报;加强与应急管理、农业农村、交通交警和住房建设等部门的联合会商,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、水文中心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。
根据气象预警,自治区防汛办组织召开台风防御调度会商会,自治区防指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醒。自治区各级气象部门通过“绿色通道”全网发布预警短信4428.98万人次,向高影响区域发布精准靶向预警短信26.78万人次。与广西电视台连线直播,制作“首席说天气”等多期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播发。
围绕后期台风“蝴蝶”残余环流带来的风雨影响,江西气象部门密切跟踪研判,深化递进式气象服务,于6月13日向省委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预报信息,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,联合省水文监测中心发布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,并每日滚动发布重点水库面雨量预报;制作通用航空飞行气象风险专报,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会商研判,联合发布全省交通气象服务专题预报;联动电力公司开展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服务。
面对梅雨叠加台风“蝴蝶”影响,浙江气象部门及时利用自动站、风云卫星、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产品,以及浙江省增发国债气象项目 X波段雷达及其组网应用平台、激光测风雷达等设备,精密监测雨情汛情发展,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合会商研判,及时发布暴雨、山洪、地质灾害等预报预警,特别提醒梅雨叠加台风影响可能导致城乡积涝、山体滑坡等,严格落实分级“叫应”机制,确保高效联动应对。(来源:中国气象报 作者:吴彤,钱奇峰、赵晨曦、孙豪、韩博威、袁迎蕾、屈凤秋、韩嘉乐、李钦、简菊芳、罗皓文、高芩对本文有贡献)